科研论文的发表不仅是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国外有学者指出,发表论文并为他人所理解是每一项科研活动的最后一步。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权威科技文献数据库,它收录了包括医学和生命科学在内的世界高水平核心期刊。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众多生物医学领域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展示其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
发表论文是任何一项科研的最后一步,一项具体的科研发现和结果就像成熟的水稻,而发表论文就像是收获水稻用的镰刀,如果没有镰刀,辛苦出来的水稻烂在地里。虽然社会上很多人对于SCI论文存在异议,但是目前SCI作为科研评价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就总结了SCI论文写作方面应注意的几点细节。
第一,标题是一篇论文最重要、浓缩的信息是读者最先直接看到的信息。所以标题不要太过啰嗦,一定要简洁、明确,有力。尽量不要出现“novel”,“new”(新)等字眼,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也就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有新意,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会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和智商,于是会仔细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中文论文标题中经常会出现“初探”、“初步研究”等词,这些都不宜在SCI文章中出现。
第二,Abstract(摘要)中不要出现图表、公式、更不要充斥大量数字。因为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一定要层次分明。
第三,图与表要做好。能用图尽量用图,包括各种统计图。图更直观一些,因为表都是数字,很难理解。如果一篇文章让re-viewer看起来“难受”的话,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近年来主张图尽量组合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理解一些。图也要涵盖足够的信息,不能动不动就出来一个图,一篇文章的图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图占用太多的版面。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要求图的质量要高,要有足够高的分辨率。
第四,参考文献和引用要规范。最好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盲目的手工制作,这样费力且不讨好。对于所有的投稿文章,参考文献要全部重新查找,并用软件生成,确保不犯各种小错误。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节标题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要用一个短语或句子。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堆在一起。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让谁看了都犯愁。一定要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遵循科技写作的常规要领。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非正规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要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
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被reject(拒绝),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revision(小修改)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revision(大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