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也是目前较权威的学术评价工具。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对包括SCI在内的四大检索系统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并公布,我国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这些举措对于SCI进入高校附属医院科研评价体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高质量的医学SCI论文不论是在医学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两者相互影响,前者的进步促进了临床医学实践的改变与发展,同时,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又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而SCI论文在这两者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如现代医学各种临床指南的制定就来源于循证医学证据,而所谓循证医学证据一般都是发表在SCI期刊上的论文。
其次,医学SCI论文,能够使全世界同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更为方便、快捷地掌握自身探索医学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并更好地结合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直至将科学研究转化至临床实践中去,这也是现代医学快速进步的动力。当一些高质量的SCI论文一旦被世界同行认可后,其产生的效应将是深远和广泛的,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近年来相关文献纷纷报道我国科技领域逐渐把SCI泛华、异化,以SCI收录论文数量来衡量单位或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高低,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评价指标,但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以科学的视角看待SCI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的贡献。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及科研动向,而且还要提高科研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这些少不了SCI的帮助。如果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提高了,又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若被社会认可,也是科研项目取得成果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