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塑料的真菌被发现,今后塑料袋垃圾终于有

2019-04-07 11:29

 图片2.jpg

聚氨基甲酸酯(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这种工业合成塑料被誉为全球“第五大塑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建筑和汽车等行业,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泡沫塑料、海绵和汽车垫子等都会用到聚氨基甲酸酯。据相关环保机构保守估计,全球聚氨基甲酸酯(PU)的年产量大约为800万吨(Mt),并且还在逐年增加。这些不可降解的聚氨基甲酸酯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加重,它会严重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并最终进入海洋生态系统。近年来,这种工业合成塑料在地球表面以及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积累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类的高度关注,科学家们也在想尽办法来弥补它所带来的危害。

所幸的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组通过不断研究,终于在2017年年初发现了一种名叫塔宾曲霉菌的物质可以对聚氨基甲酸酯产生生物降解作用。这种能够降解聚氨基甲酸酯的真菌是研究组从城市垃圾中分离出来的,并将其命名为塔宾曲霉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塔宾曲霉菌的质地为丝绒状或稍带絮状,拥有大量分生孢子结构,颜色多为红褐色至褐黑色,菌落反面带黄色,常有少量无色的渗出液。菌落在查氏琼脂上生长最为迅速,在25℃的温度条件下培养7天即可达到直径50-75mm,并且获得形状平坦或近于平坦而边缘具有白色的菌丝体。

研究人员指出真菌的生物降解是治理合成聚合物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这项研究已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科技部十二五国家关键科技支撑项目绿色磷矿项目的资助。而相关研究成果则以《塔宾曲霉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对聚氨基甲酸酯的生物降解》为题,发表在了国际期刊《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 2016 美必思医学科研网 http://www.sofang16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